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张胜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让原有的高校环境变得更加‘紧凑’和‘不稳定’。”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学军在日前成都举办的中外校长论坛上表示,“全球化发展,让高校发展潜在地产生了‘风险性’,倒逼大学要进行教学改革来适应全球化发展。”
学生视野宽阔倒逼教学改革
对于迫使大学改革的原因,在王学军看来是多方面的。受益于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影响,学生视野逐步扩大,诉求和追求也日益多元化,王学军认为这也是倒逼学校改革的原因之一。尽管原因很多,但王学军认为,“亟需解决的只有两个,一是行政管理组织僵化;二是教学效率低下。”
预要打破这种僵化模式,王学军认为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他说,“大学作为教育服务提供商,质量好坏评价应该由过去的政府转向学生。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上帝,为学校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而不是把一些条框内容整理好,被动地让学生接受。”
大学组织架构要建立柔性组织
目前信息化时代,本身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大学组织边界。而无边界组织越来越多,让组织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对此王学军建议,“大学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就应该进行组织边界调整,及时建立柔性扁平化组织。”
对于大学组织架构,王学军也建议,“应该更具有柔性、弹性和扁平化。要处理好学术坚守和弹性组织关系,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和均衡点。”
“大学只有建立跨部门、跨层次、交叉性的学科团队,才会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王学军说。
原文链接:http://edu.youth.cn/2015/0820/17878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