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理论视点  学习资料  思政工作  兰财校报  媒体兰财  普法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兰财>>正文
[甘肃日报]张梦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3-11-24 14:41   甘肃日报 2023-11-24 第06版

原标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张梦涛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对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新形势、聚焦新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从“九个坚持”到“十四个强调”,再到“七个着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蕴含着伟大的真理力量,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强调赓续中华文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或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掌握与灵活运用,脱离不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既坚守正道又敢于说新话、干新事、创新举,才能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助推,中国今天的文化自信就是自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自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并从未中断的文明,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文化自信对于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它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形态。

我们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到宣传文化思想战线的具体实践工作中去,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就要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甘肃新篇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深邃深刻的道理,又有科学务实的方法。这一思想蕴含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坚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来说,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甘肃是文化资源大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近年来,甘肃的文化事业和产业都在迅猛发展,始祖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等交相辉映,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些极具文化辨识度的甘肃标识,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内涵丰富,传承有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今天的甘肃,已站上新的发展起点,正处于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同时,甘肃文化发展也处于由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优势转变、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奋力开创全省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与活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华文明当代华章作出甘肃贡献。

作者为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原文链接:https://szb.gansudaily.com.cn/gsrb/pc/con/202311/24/c126105.html

上一条:[中国社会科学网]陈静:厚植中国情怀 讲好中国故事
下一条:[甘肃微发布]兰州财经大学:以红色文化为铸魂育人赋能增效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