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讨会现场 |
每日甘肃网兰州10月30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以我所经历的甘肃和兰州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沧海桑田般和史诗般的变化。面向未来,甘肃的发展要坚持改革与开放如影随形、相得益彰、相互支撑地发展,要站在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迈进。”今天上午,兰州财经大学校长蔡文浩在出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时,对甘肃改革开放和发展提出了上述建言。
当天,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经济研究院、甘肃省委党校、西北师范大学、甘肃行政学院、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甘肃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
蔡文浩在论坛上发言 |
蔡文浩在论坛发言时说:“我今年56岁,改革开放元年时我大学一年级结束,所以,从我真正懂事那一天起,便随着改革开放一道参与国家的大建设、大发展,见证了我国主要是甘肃、兰州四十年来沧海桑田般和史诗般的变化。”
蔡文浩说:“对于我个人来讲,改革开放40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1978年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之后,4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从短缺经济发展为今天的繁荣。”
蔡文浩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为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面向未来,推进甘肃改革开放和甘肃发展,有两个发力点需要继续加力推进。
第一,改革与开放如影随形、相得益彰、相互支撑,两者不能隔离开。
蔡文浩说,不论是过去40年我们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还是放眼更大的历史看,中国经济的大繁荣时期都是注重开放的时期。比如唐代的贞观之治、宋代的工商业繁荣,这些都恰恰是开放的时期。即便从全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来说,也与开放紧密相连,因为当时的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西岸,本质上是一场大商业革命,而商业和贸易必须开放,不是封闭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第二,甘肃省要站在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迈进。
蔡文浩说,投资驱动是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建设资本密集型的项目是其根本特征。效率驱动是管理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管理的计划性与市场的竞争性。在企业外部,通过竞争向企业传导生存压力,在企业内部要通过管理提高效率。创新驱动,是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打破商业周期,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在经济发展上东西、南北存在差别,经济增长方式要区别对待。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注重发展阶段中一步步地向前迈进。目前,甘肃经济增长方式中投资驱动仍占有较重比例,要在改革和开放中实现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
言及此,蔡文浩还略作展开地指出,长期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甘肃要推进创新驱动最缺的是文化创新。
蔡文浩说,文化不仅是看得见的、物化的旧的文化,文化还应该是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更新。甘肃文化占主导的是农耕文明,具有节俭、平和、老实等特征,也带来了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熟人文化的问题。相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则是注重开放、规则和纪律。而市场经济文化孕育的服务业文明则更是促进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力量。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人们每天在工作和生产,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别人好,让别人更便利,你要服务好就要动脑子,动脑子就要创新。
展望未来,蔡文浩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结果就是分工将越来越细,标志着生产效率、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会更快,这为甘肃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
链接地址: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8/10/30/017073822.shtml?from=group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