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理论视点  学习资料  思政工作  兰财校报  媒体兰财  普法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资料>>正文
学习资料选编(216)
2017-09-20 08:44  

学 习 资 料 选 编(216)

兰州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编印     2017年9月20日   

【编者按】9月19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梁亚民主持。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学院院长,党群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会议。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永滨、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田文淀、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孟勇、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高丽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谈了对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感悟和体会。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现将相关材料予以转发,供学习参考。

本期目录   

在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上的讲话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告诉我们的   

重温知青岁月,做好学生工作   

认真学习 深刻领悟 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脚踏实地提高素养勤奋工作   

在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上的讲话  

校党委书记  梁亚民  

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发行以来,全国上下迅速兴起学习的热潮,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增添了浓厚氛围。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在自然地理和环境上与习近平当年插队的陕北黄土高原相同相似,全省上下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积极性、主动性更高,目前在全省已经兴起了学习的热潮。省委书记林铎对学习高度重视,明确要求以省委党建领导小组名义下发学习通知。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学习青年习近平,扎根陇原黄土地,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党委根据省委和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通知精神,制订印发了实施方案,为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党支部、各团支部配发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书籍。今天,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目的是进一步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更加系统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脉络、实践根基和精髓要义,在全校兴起学习的热潮。  

下面,我就学好用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在全校深入开展“学习青年习近平,扎根陇原黄土地,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于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探寻党的领袖成长足迹的珍贵实录。该书选取系列访谈这样一个独特视角,通过29位受访者的口述实录,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用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生动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深厚历史逻辑、实践基础、人民意愿。这部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是全面历史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忠诚维护核心的共产党人的“心学”读本,对于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取得伟大成就,一个重要渊源就是总书记历经非凡成长,淬炼了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深邃的理论思考。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深深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历史烙印,鲜明展现着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气质形象。我们要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敬仰核心、信赖核心、跟随核心、维护核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我们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的丰厚养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砥砺奋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的虽然是40多年前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穿透时空历久弥新,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青年习近平扎根黄土地砥砺奋进的感人经历和一心为民的朴素情怀,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活素材。我们要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工作和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有效途径,作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与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认真研读,从源头上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认真学习消化,深刻领会内涵,加强理论研究和阐释,以适当形式将这部书的内容作为案例融入讲稿、进入课堂。党委宣传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党委教师工作部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力度,引导青年教师立足岗位踏实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各项任务。校团委和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学校党委印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强化价值引领、建立理论社团、融入校园文化、拓展实践基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形式,促进青年学生加深对青年习近平百炼成钢的历程的认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优秀品格,激发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全校上下要迅速兴起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热潮,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对标和校正我们自己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状态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告诉我们的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刘永滨   

根据学校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安排,要求我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做个发言。由于时间短、水平有限,我只能简单谈点这几天自己的学习感受与体会,话重话轻、理深理浅,皆是心声!   

一、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总体感受   

本书以采访实录的形式,通过29位同总书记当年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的亲身讲述,用真实的历史细节,比较全面地、立体地再现了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总书记七年知青时期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吃苦耐劳以及沉稳坚韧的优秀品质和品格。“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这种形式,突破了党的总书记和我们基层党员之间的时空距离,拉近了党的总书记和我们基层党员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媒体上他处理国事、做重要讲话的样子,也或多或少知道了一些他的酸甜苦辣和内心世界,感受和体会确实不一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诸如:中国梦、一带一路、作风建设、惩治腐败、强军改革、大国外交、四个自信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潮头,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的担当精神,提出了科学系统完整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了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袖的成长不是偶然的,领袖思想的形成总是有源头的。正如知青王燕生所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人”这一说。学习了这本书,我强烈地感受到,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觉悟、感情、品格、才能的出发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告诉我们的   

如何做人:人无德不立,无信不行。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又是在那样的家庭遭际中,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上级的认可,入了团、入了党、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除了他的学识见识、才能贡献外,与他的公道正派、诚朴无私、宽厚坚毅的做人品德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做事:从书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是在1974年元月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后,到1975年10月上大学离开,总共不到两年,算上到赵家河村搞“社教”,也就是两年多时间,之前的时间他更多的是通过“过四关”来磨练锻炼自己,通过读书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也就是在这两年多的时间,总书记却带领群众除了完成正常粮食生产任务外,做了许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好事,如:办沼气、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扫盲班、开磨坊、打水井、修田打坝、修路种树等等,这在那时还十分封闭短缺的环境条件下,取得如此成绩,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从中不难看出习总书记的做事风格: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敢做敢当、敢为人先、身先士卒、言必信行必果以及高超的策略和方法(说服打坝、办沼气、发救济粮)等等。真正践行了他自己的诺言“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如何读书学习: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谈到了总书记的读书学习,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如饥似渴、极为刻苦!正是通过这样近乎苛刻的读书、学习和思考,习总书记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也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他的宏韬与伟略、大智与大勇、文采与博学!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与经验,他能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他才谆谆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也才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论断——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从总书记的读书学习中,我体会到:要养成勤于读书学习的生命习惯,要形成自己的读书志向和趣向、围绕着志向和趣向要尽可能的广博,要有较高的读书品味、力戒快餐式的庸俗化的阅读,同时更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即苦读与深思相结合、与实践和群众相结合。总书记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   

如何与人相处:书中接受采访的29名知青、村民、各界人士,都是因为上山下乡这一历史机缘,而成为与总书记相知相交几十年的老朋友。从他们的叙述中以及从他们透漏的总书记如何对待智障孩灵娃和偷鸡摸狗的“二流子”事例中,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与人相处之道:宽容、谦和、平等、尊重、有情、重义、讲道理、替对方着想等等,传统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从中我体会到:与人相处好,首要的是能够相融相亲、能够打成一片,即“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关键的是能够不斤斤计较,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给予、付出、奉献,如历史上有名的“管鲍之交”、总书记的许多“解衣推食”“寻医问疾”“扶贫助困”。正所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面对总书记的知青生活和成长历程而言,我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来形容了!不过,党员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按照要求,那就“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吧。针对本部门的所担负的职责,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专家讲座、主题研讨等多种有效形式,把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融入到教师职业发展中、师德师风建设中,真正把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精神、价值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向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宣传好、学习好、落实好,为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保障。   

重温知青岁月,做好学生工作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田文淀   

8月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中的一章一节,如一幕幕电影,回放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上山下乡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位大国领袖成长历程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高校党员干部,我深深认识到,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活力。我发言的题目是:重温知青岁月,做好学生工作。   

下面我就学习这本书的体会、当前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结合自身工作做一简要的交流发言。   

一、书中习近平青年时代体现的优秀品质非常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采访实录了29人,其中既有同习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涵盖了当时社会角色中的方方面面,真实反映了那段艰苦岁月中,习总书记的无私品德和高尚情操,也从这些人的口中还原了一个更加质朴的优秀青年干部形象。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纵观整部书,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经历正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我在书中看到了艰苦朴素、乐观坚毅、踏实能干等等优秀品质,这些正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并努力做到的。习书记插队的时间是15岁到22岁,我们的学生是17岁到22左右,正是认知世界,了解生活的年龄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品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平常的工作几乎都是紧紧围绕大学生开展的。当前大学生以95后为主体,00后也已逐渐步入大学校园。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从小生活条件不错,至少比起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要优越很多。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有很多优点。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当前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吃苦精神等等。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学生为了获取助学金,不顾同学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争取;但是受资助后,大部分学生没有感恩之心,或者至少应该意识到要感恩这份资助;有学生在应征入伍所有环节通过后,临到走兵前一句话说“不想去了”,有学生拿同学身份证借网贷,不考虑如果还不上贷款是不是害了同学,没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稍有挫折就承受不了,不愿吃苦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者深思!   

三、作为学生工作者和管理者,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合学习这本书的体会和我们看到、接触到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大学生正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为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不仅是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立规矩,抓落实。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几十项,有教学口学籍管理的,有学生口各类管理的,作为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人员,自身一定要有规矩意识。要深入学习这些制度,理解制度制定的初衷和意义,以及如何去实践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工作无小事,有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在学生个人来说就是大事。比如近期正在开展的奖助评优工作,只有抓住制度的要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原则,遵守规矩,严格落实学校的制度,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落细落小落实,也才能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做人做事,就是要踏踏实实守规矩,按规则办事,这样,也才能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在他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走得更稳、更远。   

二是要创新,抓学习。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在不断变化,每一级学生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更具体地说,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出身和环境。我们在工作上要有所创新,必须要抓好学习。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青年一代,我们自身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在这个时代,一旦不学习,就会感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会落伍退步。习近平在当时上山下乡的生活环境中,始终没有停止读书学习。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敬重和学习的。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要学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要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常识,也要随时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的最新理念和形势,特别是大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要了解教育、了解学生,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能因材施教,才能把我们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   

三是要做实事,抓作风。不论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还是学生工作者,我认为,我们都要学习《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实事、爱人民的精神。我们要为学生服务,做实事,坚持实干的工作作风。比如学生资助工作,每学期更新一次贫困生信息库,有些孤贫学生或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没有及时更新进去,该资助的学生没有受到应有的资助,该出库的没有出库,挤占了资助,工作就没有落到实处,使得我党的政策在学生心目中受损。比如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我们对参评学生的学分绩点有要求,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协调、沟通能力,前提是学业成绩要抓好,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最根本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舍本逐末地去追求各种任职,最终导致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作风浮躁。只有建好一支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在学生当中带动形成良好的学风。而这些,就要通过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点一滴地抓,实实在在地做,坚持下来,才能看到成效。   

认真学习 深刻领悟 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孟勇   

根据学校党委的安排,今天下午在中心组学习会上谈一谈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的一些感想和想法。前一阵子,陆续看过几篇书中的采访实录,这次出版了,就将整本书通读了一遍,不是很仔细,但是看完后感触还是很多,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自己学习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感想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已经列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性教育的必备教材。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这组采访实录的讲述者,既有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当年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人士。通过他们对真实历史细节的情景再现,使实录格外鲜活、生动,成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   

首先从内容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集中记述了从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既是一部青葱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干事创业的奋斗史,还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从政史。通过平实的语言,大量珍贵的照片,各种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了青年习近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充满着大智大情大理,给人以深刻启发和宝贵教益。可以说“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锤炼出的‘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情怀和品格,对我们每个人的触动都应该是很大的。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从平凡的小事中润物无声、富有滋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召唤,使人看完后觉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人。而这本书正是因为内容真实所以感人。读到过“五关”的故事,读到“苦读经典”的故事,读到“解衣推食”的故事,读到“奖品换农具”的故事,读到与乡亲打成一片的故事,读到做群众工作的故事,凡此等等、点点滴滴,实在令人动容。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直观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深厚历史逻辑、实践基础、人民意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思想性、政治性。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二、如何推动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一些想法   

1、首先要解决好学习什么的问题。   

领袖的成长经历,深深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历史烙印;领袖的品格风范,鲜明地展现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气质形象;领袖的智慧情怀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前途。《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这样一本讲人民领袖的书,是记录人民领袖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成长经历的书,通过讲述习总书记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自然会引发广大师生对这样一位经过艰苦历练的人民领袖领导下的中国未来的思考和憧憬,自然会产生对这样一部好书的强烈阅读兴趣。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孕育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心中时刻想着老百姓,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才能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尽管这本书讲的是40多年前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伟大思想穿透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许多治党治国理念,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发端。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人。书中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勤奋好学的向上精神,给人以深刻启发和宝贵教益。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些苦难的经历,才铸就习近平总书记坚韧不拔、卓尔不群的领袖魅力。书中折射的习近平总书记人格力量和非凡经历,是全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倍加珍视、发扬光大。   

2、其次要解决好怎样学的问题。   

据了解,现在学校已经给每名处级干部,每一个基层党支部,每一个学生班级都配发了这本书,私下里也问了一些同学,有一个非常好的事实是,许多同学都在传阅这本书。广大师生,广大党员都有着极强的阅读欲望,这就给我们各级党组织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制定好学习计划、解决好学习效果,落实好学习覆盖等问题。个人观点,现在的学习基本还停留在看故事的层面。仅仅是对历史时代、对领袖人物的一种认知欲望。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广大师生,广大党员将学习引向深入,从看故事到究本质,从比差距到树信念。   

艺术学院召开了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初步制定了学习的推进计划。   

(1)领导干部带头学。通过专题学习、专题讨论、交流心得等方式学深、学透其内涵、本质。形成书面材料。   

(2)教师、党员重点学。通过学院教师集中学习的机会,结合学院实际,重点学习其精神实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举办基层党员骨干培训班,请马列教师做讲座等形式进行重点学习。   

(3)普通学生引导学。党委委员下到学生支部作讲座,讲党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班主任走进班级,以主体团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   

(4)形式多样经常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微博、微信,宣传栏、读书会等形式将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脚踏实地 提高素养 勤奋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  高丽霞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感触颇多,崇敬之情悠然而生。书中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地再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使我们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成长历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诠释了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年15岁,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农民一同吃粗粮、住窑洞、睡土炕、干农活。当时的陕北农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不仅食品匮乏、饮水困难、环境恶劣、卫生条件极差,而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陈旧。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就在这样极度困难的环境中,经受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七年艰辛磨炼,不仅真实而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也锻造了极为坚强的意志品质,铸就了高尚的人格精神,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也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坚定理想、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是当年“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的艰苦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坚守梁家河,在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黄土地上,经受了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的考验,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怀抱“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面对特殊时期和不公对待,从来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同时树立了远大志向,作出非同寻常的人生选择,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的丰厚养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心聚魂、固本培元、指引航程,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认为要学在前,做表率,通过学习,结合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要始终做到敢于吃苦,树牢爱岗敬业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去插队的地方,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对此,他没有抵触,没有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冬天冰凉刺骨的泥水照样蹚,劳动中手掌起泡流血也在所不惜,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种种考验,历经了七年的磨砺成长。在闭塞荒凉的黄土高原,习近平总书记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从没忘记学习和思考,坚持博览群书,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山上放羊时学,干活休息时学,曾为借一本书能跑30多里路。)读马列、读历史、读政治、读文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当今时代,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更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这段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生活历练,磨练了他的意志品格和奋斗精神,对总书记后来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爱岗敬业,培育不畏艰难困苦的气概和精神,在经受艰难困苦中锤炼成长。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要为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着想,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这种精神状态都不能滑坡,要爱岗敬业,敢于吃苦。   

二是始终做到乐于吃苦,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说:“到陕北插队,我只是开始时感受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的很充实”。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有了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条件也能克服,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所以,要想干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要像习总书记一样,真正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同时,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融合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尤其要加快对新知识的学习,要提升学习能力,更新知识体系,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焦虑。以前,我总认为拿起书本就是学习,缺乏计划和思考。通过学习,深深的感到,对学习确实做到系统而不零碎,全面而不肤浅,融会贯通而不相互割裂,特别是对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要牢牢把握精神实质,分析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始终做到善于吃苦,强化为师生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与群众打成一片”。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表明,面对艰难困苦和繁重任务,必须深入群众、掌握规律、注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战胜困难、创造业绩的关键和保障。从事党务工作,甚感光荣又辛苦,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只有立足现实岗位,切实为师生服务用心做事,就能做好事。如,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学院高度重视,在精准引导、精准服务、精准培养、精准就业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社会,引导学生科学主动地选择职业,选择生活,而不是被动被选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70%的好成绩。   

四是始终做到不忘吃苦,锤炼信仰坚定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只要经受了艰难困苦的考验、锤炼了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品质,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在每个阶段和时期都会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从事教育培养人的工作,在培养学生上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学为本,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学院对372名受资助学生成立了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展示我受助,我快乐,我奉献,我成才的精神面貌,每个受资助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要义务服务30-50小时,并且有记录,完成服务时数,才能有资格下一学年的评选,目的就是教育受助学生自强不息,知恩图报,学会感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就要有担当”。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时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担当意识,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干好本职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觉行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上一条:学习资料选编(217)
下一条:学习资料选编(215)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