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理论视点  学习资料  思政工作  兰财校报  媒体兰财  普法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资料>>正文
学习资料选编(206)
2017-03-01 15:07  

学 习 资 料 选 编(206)

兰州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编印      2017年3月1日  

【编者按】1月13日至14日,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内涵发展,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会议精神,现将相关材料予以转载,供学习参考。

本期目录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陈宝生: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王嘉毅:在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内涵发展,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各地各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计划、分层次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对高校领导班子和院系负责同志进行全面培训。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学习研究。  

2.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体系式学习,生动开展有质量的、能够推动实际工作的融合式讨论,生动开展案例式教学,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好各地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管理体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地方教育工作部门分管书记、直属高校书记培训,举办高校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院系党组织书记、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条件。修改完善《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文件。  

3.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举办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探索建立中小学党建网络培训平台。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党建工作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研究制订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测评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召开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出台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意见。  

4.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出台《中共教育部党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整治和查处国有资产、基建工程、校办企业、招生转学等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直属高校党政同审试点。  

5.加强教育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订出台关于加快高等学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继续做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制订出台高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并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做好直属高校领导班子配备调整,加强部机关直属单位干部选任,严格驻外干部选派和日常管理,协调推进高校、地方、直属机关双向挂职锻炼。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6.强化改革顶层设计。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着力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健全重点改革任务台账,全力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落地。健全部省、部市共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机制。发布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研制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发布实施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专项规划》。  

7.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推动各部门、各地抓紧研究出台配套改革政策。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优化审批流程。继续做好行政审批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监管。研究制订高等学校与所属企业剥离工作方案。总结推广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研究制订教育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加快推进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研究制订优化教育公共服务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研究制订关于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8.推进考试招生改革。指导地方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稳妥推进中考改革。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密切跟踪指导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指导上海、浙江完善录取工作方案和相关措施,确保2017年上海、浙江探索基于“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顺利实施。指导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制订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9.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配套文件《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推动各地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10.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认定一批示范高校,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基地,建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办好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为中国制造2025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发布并实施《关于职业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出台《服务健康产业需求高等医学教育引导性专业目录》。发布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校企深度合作示范项目”“卓越人才系列计划”“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项目”等。研究制订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分类推进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快“5+3”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继续实施北京上海两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方案。  

11.强化教育督导。督促各地贯彻落实《督学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印发《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暂行办法》,制订2017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督导的工作方案、实施细则、指标体系和评分办法,开展督导评价工作。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和监测复查工作。制订《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研究制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导。继续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评估认定。研究制订《加强中小学校园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加强对校园欺凌治理情况监管。完善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信息月报和媒体报道情况核报制度。  

12.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现有关节点省份签约省部共建签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备忘录全覆盖。实现“一带一路”国家国别和区域研究全覆盖。与有关“一带一路”国家新签订10个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加大留学经费投入,增加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奖学金名额,研究推动提高国家公派留学生奖学金资助标准。继续推进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出台关于做好新时期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好中美等6个人文交流机制,开拓建立中德、中南非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筹办“中国—东盟教育周”十周年活动。举办“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加快修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全面落实中央对港澳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制订《APEC教育战略》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好对教科文组织工作,实施全球治理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实施全球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办好第十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印发关于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支持孔子学院建设的意见。  

三、加快优化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3.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指导各地以县为单位编制当地第三期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印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指南》。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举办第六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14.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展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制订出台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意见。推进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修订《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实施好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推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启动研学旅行营地建设工作。  

15.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联合举办2017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16.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印发实施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思路、任务和举措。启动第二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继续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等,健全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举办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完善以赛促教学改革机制。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发布2016年全国中职学校办学能力、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研究推进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大力加强职业培训。  

17.整体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组织实施好“双一流”建设,设立建设专家委员会,提出建设高校、学科遴选认定标准、程序和范围,组织建设高校编制建设方案,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筹备召开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印发《关于“十三五”期间高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深化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推动实施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继续搭建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平台。实施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研究修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法律、会计、教育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机衔接。研究制订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开展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继续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承担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实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加快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步伐,努力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18.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研究制订加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规范管理相关文件。推动开展全国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相关工作。指导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做好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工作。启动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探索项目。贯彻落实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办好2017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研制国家资历框架。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  

19.深入推进民族教育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研究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编写审查管理办法。研究制订内地民族班改革和发展规划(2017-2025年),全面提高内地民族班办学水平。印发提升西藏基础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加快发展川甘青交界地区教育。督促实施南疆双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深入推进援疆职业院校采取多种方式对口帮扶南疆中职学校。  

20.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按照“一人一案”、精准施策要求,解决实名登记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扩大残疾学生接受学前、高中、高等教育规模。落实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进新教材编写审查,起始年级教材自2017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四、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21.持续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研究制订并适时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深化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办好2017年全国“开学第一课”“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继续开展“圆梦蒲公英”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完成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继续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进一步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加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大力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印发实施方案,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的育人新格局。深入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培育建设一批学科德育示范课、一批高校示范性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一批管理服务育人示范岗、一批合力育人典型。  

22.切实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继续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完成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启动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工作。抓紧完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后序册次教材编写审查,确保2017年9月开学投入使用。加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统一使用力度,力争3年内实现统编教材全覆盖。统一组织编写普通高中三科教材,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研制教材编写审定管理办法。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目录制度。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审议和统一使用工作。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  

23.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办好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展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的遴选工作,完善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深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创建工作。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持续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研制《学校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强化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举办第四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  

24.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研究制订《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印发《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和《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办法》。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研究制订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研究制订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方案,开展专业评估试点。推进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开展2017年普通本科院校评估工作。继续推进工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完善高职、普通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建设。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开展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  

25.着力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实施好语言文字“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举办第2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开展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工作。建设语言服务平台和数据库,提高保障国家战略和安全的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实施语言文字筑桥工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继续组织办好中华经典诵写讲、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等活动,大力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推进语言文字科研工作和语言文字智库建设。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  

26.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2017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深入推进中小学西部教学改革支持活动。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装备配备标准化。落实好《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继续实施定点联系滇西片区精准帮扶项目。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研究制订加快推进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方案。推进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继续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进一步落实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各项举措。制订并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的意见》。  

27.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制订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政策。指导各地做好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政策。督促有关省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和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政策。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科学合理编制2017年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研究制订关于推进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工作的意见,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确保2017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继续调整优化研究生层次和类型结构,改进博士生招生计划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定向本科医学教育改革,继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5000名左右定向本科医学生。  

28.提高学生精准资助水平。统一城乡义务教育资助政策,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会同有关部门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中职免学费和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高等学校国家资助政策。  

29.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系统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公共课、核心课程群建设,认定一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继续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完成全国1000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任务。提升教育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30.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大力开拓城乡基层就业空间,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向重点领域输送高校毕业生。深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各地各高校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推送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加强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六、全面提升教育保障水平,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31.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研制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及认证办法,全面强化“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及高校教师国培计划体系,推进培训学分管理,提高培训实效。着力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鼓励各地提高生活补助标准,扩大实施范围,特岗计划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研制加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深化“县(区)管校聘”示范改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配合有关部门出台《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办好“当代教师风采”专栏。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全面启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32.督促落实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低于4%。推动各省(区、市)2017年年底前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推动落实完善生均拨款制度,推动各省(区、市)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具体实施方案、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33.全面加强依法治教。进一步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正案》和《校企合作条例》的审议。完成《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和《学校安全条例》草案的起草,启动《学前教育法》立法,推进《学位条例》修订。研究制订《教育统计工作管理规定》《学校未成年学生保护规定》等规章。设立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教育立法咨询专家库。启动依法治教示范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出台关于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研究制订部属高校加强法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34.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对照新审定修改的教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关规定,开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整治和查处中小学补课乱收费、教育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民生资金等教育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行风学风建设,贯彻落实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全面实施《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严肃惩治学术不端行为。落实中央巡视组巡视中管高校的要求。提高政治巡视站位,实现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巡视全覆盖,积极配合做好对中管高校的巡视,加强督促整改和跟踪督办。  

35.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开展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完善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开展第五届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印发应急疏散演练规程。加强学校安全监管,组织召开全国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开展春季和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加强校车安全监管,继续督促相关省份抓紧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推动绿色校园建设。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出台关于加强高校安全稳定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平安高校”精品项目建设。  

来源:http://www.gsedu.gov.cn/content-4dfa5636fda449b7ab1c70dcc6686e86.htm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  

(2017年1月13日)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顾总结2016年教育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研究部署2017年教育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深入基层考察,与师生座谈,作出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李克强总理多次研究部署教育工作,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会前,刘延东副总理专门听取了教育部党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教育系统一年来的成绩,对2017年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问候。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关爱和重视支持。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指示和部署,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重要依据。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过去的一年,是在“十二五”圆满收官基础上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一年,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很不平凡。一年来,全国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回应群众期待,推进重点、攻克难点、化解热点,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工作的力度、成果的显现度、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准则》和《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与中组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作出专门部署的文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时隔11年后中央召开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四个合格”为目标要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中央要求精细化、定量化、具体化。严肃认真地做好巡视整改工作,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前整改任务基本完成。  

立德树人展现新成效。结合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完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16册教材编写工作。发布实施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系统学习标准。国务院审议通过《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利。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全面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与8个省(市)签署备忘录,强化地方政府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全口径对中西部教育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国务院审议通过《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东西部联合招生达30万人,更多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到优质职业教育。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消除义务教育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乡村教师补助中央奖补资金增至30亿元,比2015年增加30.4%,覆盖573个特困县,惠及100多万名乡村教师。截至2016年底共有1824个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继上海、北京等5省(市)之后,又有广东、福建2省全部通过认定。加快全面改薄进程,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增至338亿元,实现规划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建立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两免一补”政策、中央与地方经费分担比例三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相关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这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继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师范教育之后,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2016年共资助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500多亿元。教育部与10个省(区)签署协议,推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2016年,我们继续坚持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倾斜,安排协作计划21万人,比2015年再增加1万人。进一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规模和比例,国家、地方和高校专项计划录取9.1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增幅21.3%。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通过教育信息化让更多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中高考改革相协调、相衔接。出台《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将法治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机制。配合全国人大完成《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一揽子法律修订工作。刚刚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非营利与营利分类管理法律依据,从法律层面破解了多年来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扶持政策等瓶颈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报告。稳步实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撤销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25个,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关于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资金等经费使用自主权。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解决了普遍关注的学术出访受限问题。  

宏观战略完成新设计。注重统分并进,完成教育“十三五”规划研究制定工作,对今后五年教育改革发展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同步制定出台科技、语言文字、学位、家庭教育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注重衔接贯通,国办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构建从学龄前到老年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出台《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建立47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为数万人开展了学分积累与转换服务。注重远近兼顾,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研究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和《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描绘规划未来教育发展蓝图。注重内外结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第一个全面指导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新增中印尼人文交流机制,做好六大人文交流机制工作,提升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水平。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8个省份签署备忘录,省部携手共同推进,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510多所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遍布全球140个国家。  

一年来,各地各校和广大一线教职员工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上创造了优良业绩,探索了成功经验,呈现出亮点纷呈、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一年来的工作扎实推进,一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全体同志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向长期以来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作出艰辛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由衷敬意!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做好今后工作,必须冷静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是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化。当今社会,教育国计民生的双重角色、今天明天的双重地位、引领支撑的双重作用、内政外交的双重功能日益凸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教育富民、教育移民、教育惠民重任在肩,必须竭尽全力让更多贫困学子通过接受良好教育脱贫致富、服务家乡、改变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迫切需要强化科教融合发展,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厚植创新驱动根基;增强“四个自信”,培养适应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一代新人,需要教育“强基固本”,帮助广大青少年从小熟悉历史、了解国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必须深化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在大国外交中发挥出教育的独特作用。  

二是对象群体多元化。当前,教育对象群体更加复杂多样,对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产生了深层次影响。流动性变强,2亿多进城务工人员在城乡、区域间大规模流动,随之而来的1000多万随迁子女,近1000万留守儿童渴望接受好的教育,渴望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等面临一系列考验。“网络原住民”增多,互联网突破了课堂的边界、学校的边界、求知的边界,“万维空间”挑战“三尺讲台”。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学习、生活、成长,如何做好引导规范,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如何促进线上与线下正向融合、虚拟与现实良性互动,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教育越来越社会化的今天,家庭教育重要性提高,我们不仅要教育好学生,还要有意识地教好父母,引导好4亿多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三是社会需求多样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成为主流,教育评价更趋多元。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习途径更加便捷,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场所、方式、节奏等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灌输式”“大班化”已适应不了个性化需要;“有学上”之后,“上好学”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心态、迫切需要,对学校、教师、专业、课程的选择性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既要尽可能地尊重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合理选择,也要加以理性引导;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人心中有一本教育学,人人心中有一个教育梦,人人心中有一套度量衡,教育评价不再是也不可能是政府自说自话。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建立起更灵活的学习体系、更畅通的学习渠道,搭建起人才成长“立交桥”。  

四是全民学习终身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日益向着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方向延伸,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求。年轻父母盼着孩子有更好的早期教育,走出校门的成年人盼着有更多“充电”再学习的机会,2亿多老年人盼着老有所学、老有所成、老有所乐。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固守学校教育的“一亩三分地”,要在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的基础上,从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拓展,进一步构建起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终身学习体系,让教育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五是发展环境国际化。开放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我们的舞台是全球舞台、坐标是国际坐标、竞争是国际竞争。目前,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制定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收割”全球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我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还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教育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亟待提升。我们不仅要留住、用好本国优秀人才,更要立足全球人才资源,主动出击,延揽全球顶尖人才。中国教育要赢得世界认可,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中国标准,也要尊重国际规则,对接国际标准。我们既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也不能丢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色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还面临不少考验。如何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教育管理关系,完善政府依法监管、学校依法办学、社会依法参与的机制,既要集中统一又要生动活泼,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度?如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差距,既鼓励局部率先发展,先期迈入教育现代化,又要步调大体一致,不让一个地方掉队?如何有效破解课业负担重、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老大难”问题?如何有效化解办学自主权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民办教育活力不强等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带来的新挑战,让教育变革跟上时代,让我们培养的人不落伍于时代?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研究、去探索、去解决。  

二、牢牢坚持“六个根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局面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关键之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内涵发展,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今年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稳中求进。不稳难言进,有进才更稳。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重要原则,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方法论。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是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重大政治责任。对教育工作而言,稳,就是系统局面稳定,改革推进有序,政策衔接连贯;进,就是关键领域改革有新突破,内涵发展有新成效,群众满意有新提升。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敢作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深入细致做好工作,深入细致研判形势,深入细致防患未然,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内涵发展。质量决定生存。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具体到教育,特别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真正把内涵发展作为筹划工作、推进工作、检查工作的重要原则,把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条件资源从外延转到内涵上来。总的来说,就是工作围绕质量做,以质量牵引数量;投入围绕结构调,以结构支撑功能;资源围绕内涵配,以内涵链接外延;政策围绕公平定,以公平促进效率;规划围绕目标定,以目标统揽全局。要坚持进度服务质量,硬件软件相互匹配、同步提升,不做超越阶段的事,不做违背规律的事,不做政绩冲动的事,不求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  

(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教育战线要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革命理想高于天”。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要深化宪法教育,落实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健全法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法治的育人功能。今年要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动各地各中小学校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启动实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教材体现国家意志,要改革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切实保证教材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抓紧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教材后续册次编写审查,全面推进三类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编写。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教材修订工作,启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工作。  

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技能。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带动学校体育改革。要改进美育教学,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充实教学力量,改善美育设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创造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最近,校园欺凌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促进家校联动,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把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实践是培养人的主要途径,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今年要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营地建设工作。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资源开发,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专门场地、专业指导、专题教育。深入做好学生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成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作为毕业升学重要参考。  

(二)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目标,扩大教育公平受益面  

要清醒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诉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今后的任务是加快抬高底部、加快补齐短板、加快完善规则,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在加快发展基础上,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2010年以来,国家连续实施两期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资源加速扩大,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但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普惠性资源依旧不足,幼儿园运行保障和教师队伍建设等相对滞后,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尤其薄弱。下一步,要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一抓公益普惠。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地方扩大普惠性资源。二抓保教质量。推进各地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体系,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强化对各类幼儿园特别是薄弱园的专业指导。  

推动义务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是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从外延均衡到内涵均衡升级。今年要同步抓好三项工作。一要补齐短板,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力度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各地要强化省级统筹,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切实保障项目用地,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确保全面如期完成改造任务。要落实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小班化改革。教学点虽小,但对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意义重要,今年要出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件。各地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年龄特点和家长意见,完善学校布局规划。二要巩固成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对2013-2016年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市、区)进行监测复查,对出现超标的省(市)进行约谈、限期整改。加强控辍保学,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三要高位优质,研究制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制度,推动均衡发展由办学条件向办学内涵转变,重点在加强师资、改善管理、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等方面下功夫。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水平。今年将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落实“一人一案”精准施策,以区县为单位建立台账,逐一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快发展学前、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目前,我国融合教育比例还不高,随班就读残疾儿童仅为一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各地要进一步提高随班就读比例,在师资配备、医教结合、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提升随班就读质量,避免“随班就读”变成“随班混读”和“随班陪读”。  

加强对困难群体困难地区的精准帮扶。促进更高层次教育公平,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实施更加精准的政策。对贫困地区要集中帮扶。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抓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落实工作。组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实施“西部教学改革支持计划”,以加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为抓手,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质量。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要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应帮尽帮、该补则补。继续落实好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做好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相关工作,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做好政策衔接。加快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督促有关省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政策,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平等考试录取机会。对留守儿童要给予更多关心呵护。留守儿童大多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是他们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要重点加强对无人监护和双亲在外留守儿童的关心、照顾和救助,让他们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校园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把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庄严承诺。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做好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更多倾斜。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科学稳妥推进双语教育,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  

(三)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根本标准,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要推出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最终是要打破束缚、激发活力、释放红利,扩大改革受益面,让基层、学校、老师、学生有切实获得感。获得感是判断我们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我们工作作风的根本标准。目前各省(区、市)都编制了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去年又选择了部分省(市)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探索。今年,各省(区、市)和高校要认真开展自评和第三方评估,全面总结综合改革的推进情况、成绩经验、困难问题,推广成功经验,明确下一步思路,切实发挥好改革导向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今年还要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加强改革总体设计,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抓简政放权。尽快出台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意见,通过深入具体细致的工作,让文件落地生根,让基层、学校、老师切实感受到变化。简政放权涉及多个部门,触及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要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出实施细则、出配套措施,把权力从说法变成做法,从字面落到地面。二抓履职尽责。权力下放之后,还要管好,确保权力下得去,接得住,用得好。今年要出台《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暂行办法》,选取部分省份开展首次督导评价。三抓环境优化。现在基层对评审评比评估“三评”问题意见很多,教育部制定了三评清单办法,今后不在“三评”清单的不能开展检查。各地也要抓紧清理规范,用清单确认检查事项、减少检查事项、规范检查事项,让学校静心办学,让老师潜心育人。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工作人民群众关注、媒体聚焦,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容不得丝毫懈怠。高考改革要顺利实施,密切跟踪指导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指导上海、浙江完善改革方案和相关措施,确保今年两地基于“两依据一参考”的新录取模式顺利实施。中考改革要全面推开,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两项制度,规范中考考试加分,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破解唯分数问题。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要继续深化,推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统筹管理,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平稳落实单证纳入双证考试招生改革。深化博士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申请-考核”和“分流淘汰”机制,注重加强科研创新能力考核,提高博士研究生选拔质量。  

不失时机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学校法律身份,完善产权制度,在制度上更好地落实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一系列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各地要抓紧研究、切实做好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分类管理等工作,保证民办教育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改革与法治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各级教育部门、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按照中央要求,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推进本部门、本学校的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一是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使有法可依更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法》和《校企合作条例》审议工作,完成《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案、《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和《学校安全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开展《学前教育法》调研和起草工作。二是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法规政策的执行力。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全面梳理行政职权,出台关于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高基层教育部门依法管理教育事务的能力,为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护航。三是注重以法治方式解决教育难点问题。今年各地要着力落实好即将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完善学校安全制度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提升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干部依法治教的意识与能力。  

围绕提质增效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做强中国教育,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也是战略目标。教育对外开放不能靠外事战线“单兵独进”,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都有责任、有义务,也都有空间、有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扎实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继续推进省部共建备忘录签署工作,实现有关节点省份签约全覆盖。加快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今年,非通用语种专业数量要达到94种,实现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全覆盖,实现国别和区域研究全覆盖。做好人文交流工作是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要出台做好新时期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意见,提升已有六大人文交流机制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并做好中德、中南非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筹办工作。做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加大留学生经费投入,增加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名额。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加快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五类人才。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启动国家层面来华留学教育标准制定工作。中外合作办学是实现不出国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借鉴世界经验、引进优质资源的试验田。要下力气建设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全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辐射作用,深化对国内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作用。进一步做好双边多边合作交流工作,在现有与46个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基础上,加大与各国尤其是教育发达国家签约力度,不断扩大提升世界对我国教育认可度。深化多边教育合作,提升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水平。大力加强孔子学院建设,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四)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加快优化教育结构  

服务决定地位,有为才能有位。要让政府重视教育,让社会支持教育,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作出事来、作出成绩来。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优化教育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支撑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服务动能转化和产业升级,推动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指南》,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助力中国制造2025。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要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严格规范管理,建立学校办学资质定期检查制度,对不符合办学资质的学校要依法责令整改、退出。  

推动转型发展出经验见实效,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从提出到实施已经两年,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向政策保障、深度转型、示范引领上迈进。实施好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同步推进项目建设和转型改革,切实把办学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出台产教融合政策,努力破除师资聘用、职称评定、实习实训、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转型发展是一项新的改革探索,没有现成经验可循,要善于挖掘改革经验,及时总结试点成果,加强示范引领,推动转型发展出经验、出实效。同时,各地要加大高校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优化力度,加快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主动布局培养未来技术和产业需要的各类人才,提高高等教育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今年要抓紧组建专家委员会,抓紧研究确定具体遴选条件和认定标准。充分利用大数据、第三方评估等开展遴选认定工作,主动公开政策相关信息以及建设高校情况。建设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建设路径,自主确定学科口径和范围,科学编制整体建设方案、分学科建设方案。“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更是一个改革项目,不搞身份固化。尽快研究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推动“双一流”建设顺利实施、早出成效。继续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探索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继续做好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整合各类资源,丰富内容形式,强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让社区成为家门口的“充电站”,成为人人有学、个个乐学的园地。进一步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才培养,继续办好老年开放大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老年教育机构指导性基本建设要求。  

(五)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狠抓教育质量提高  

提高教育质量要有管用的保障机制,抓责任、抓标准、抓激励、抓评估,通过科学的体制机制推动质量提高。  

加快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要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释放潜能。按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改变被动传授、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多样化、行之有效的实现形式。通过小班化教学、选修走班等方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英才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建立早期发现、跟踪培养特殊通道,完善跳级、转学等具体管理制度,通过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要紧跟产业变革,强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引厂入校等,让“学校建在企业中,教室建在工厂里”。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明确学徒双重身份,形成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深入实施“拔尖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和系列卓越人才计划,全面推广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落实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行弹性学制,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强化对困难群体就业帮扶。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方便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加快从管理者本位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逐步推开“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  

加快构建优秀人才终身从教机制。要努力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各地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实施范围,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特岗计划、教师编制、职称评聘继续向农村倾斜。深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在编制岗位、聘用管理、薪酬待遇等方面打通制度壁垒。健全职业学校和企业双向流动机制,推进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化,完善吸引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支持政策。各地各高校要调整考核评价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对教学水平的评价,更加重视对教师科研成果创新和实际贡献的评价,促进教研相长、教学相长。今年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缩小城乡师资差距、振兴教师教育、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现在一些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比较普遍、比较突出。我们不仅要把最优秀的人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还要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感情,调动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激发他们对教书育人的激情。我们要给学生减负,也要给老师“减压”。对老师们要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尊重,解决好教师的住房、医疗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系统构建质量控制机制。要坚持内外发力,形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质量文化。内控机制是基础性工作。学校是提高质量的主体,也是质量监控的主体。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从一堂课、一张试卷、一篇论文、一门课程开始,构建起完整的、有效的、规范的质量监控制度。外部控制是有效手段。发布实施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为设置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今年要完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出台加快推进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用标准加强引导、加强监管、加强问责。  

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机制。2017年教育财务工作,一是坚持“一个不低于、两个确保”,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低于4%。各省要足额落实统一后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应承担资金,年底前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实现“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的目标,落实好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积极建立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二是坚持“一个为主、两条腿走路”,不断扩大社会投入。各地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原则以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要求,落实教育财政支出责任。落实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和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始终坚持“保基本、守底线、抓关键、补短板”,把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以应用驱动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目前,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87%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但是,一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和学生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全面普及。另一方面,要坚持深化应用。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结合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法推广,调动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使信息化教学成为新常态。  

这里,我就语言文字工作单独讲几句。语言文字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一项重要职能。多年来,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已经制定和发布了“十三五”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对语言文字事业的目标和任务作了全面部署,特别是规划中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普通话基本普及的目标,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将使我们这个十三亿人口的世界大国,首次实现“语同音”这样一个梦想。各省(区、市)都设有语委,大部分还是由副省长任主任。希望各省(区、市)要把语言文字工作真正摆上位置,按照中央文化建设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让青少年在写好“方块字”、说好普通话中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色,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坚持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根本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是管总的,是第一位的,把教育工作做好首先要下大力气把党建抓好。教育系统要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好“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在制度上健全起来,在组织体系上建立起来,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  

把核心意识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终。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党心、民心,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障。要在政治上看齐“核心”,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决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实践中彰显“核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始终恪守严的纪律和严的要求。严字当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要以严的态度、严的标准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党内监督主体责任,旗帜鲜明支持纪检部门开展纪律审查工作,各级纪检部门要履行好专责监督机关职责,把监督作为一种约束、一种爱护、一种警戒,使管党治党真正严起来、实起来、硬起来。  

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号召力、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党支部、党总支等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中。今年要召开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会,开展专项督查,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召开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确保民办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以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为突破口,出台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的意见,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对外开放全过程。今年要重点推动落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制订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意见,补齐高校党建工作制度短板。  

三、以更强烈的责任、更积极的态度、更过硬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要聚焦聚力、抓紧抓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向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一要在“学”上下功夫。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地各校要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扎实开展体系式学习,广泛开展融合式讨论,生动开展案例式教学,深入抓好项目式研究,系统抓好针对性解读,全面抓好操作性指导,统筹抓好责任化落实,切实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推动工作实践。  

二要在“谋”上动脑筋。善谋事才能干成事,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胸怀全局谋,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定位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创新驱动、“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要放眼世界谋,密切关注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新动态、新趋势,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先进做法,主动在全球坐标系中定位教育,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要尊重基层谋,坚持开门办学,通过教育满意度测评、大数据等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高手在民间”,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坚持眼睛向下看。要加强上下联动,把“土办法”变成“金点子”,确保教育决策更加科学、更接地气、更富成效。要遵循规律谋,加快教育智库建设,统筹各级教科院所、高校教育院系、教育专业学会、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研究机构等力量,构建和完善现代教育决策服务体系。  

三要在“实”上出真招。“为政之要,贵在务实”。人民群众评价教育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说到做到,最不放心的是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好。政策要实,解决好“最先一公里”问题。坚持群众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切实以问题为导向,多出有含金量的政策、管用实用的举措,不喊口号、不搞花拳绣腿、不出空头文件。责任要实,解决好“中梗阻”问题。各地要全面系统梳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形成一张网、一张表,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进、年底有检查,确保工作不遗漏、效果不缩水。督导要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地要进一步改革督导机构、理顺督导职能、加强督导队伍,强化教育督导督查,通过完善约谈制度、督导公报公开制度等,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四要在“争”上求主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必须动员起全社会共同的力量,多争取资源、多争取理解、多争取支持。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确保教育政策有效实施,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核心、是关键。各级教育部门要经常汇报成绩、讲明困难,主动设置教育议题,推动党委政府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要主动争取部门支持。延东同志多次强调要有“三皮”精神,我们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为事业去争,为群众利益去争,为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振兴去争。要主动争取社会支持。学校是开放的社会,教育也是开放的生活,要善于借八面之风、聚四方之力,构建起大教育工作格局。  

五要在“稳”上作文章。严格落实“安全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按照“属地管理”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从细微处着手,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变化,保持广大师生思想统一、人心稳定。要抓好校园安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让学生远离各类金融陷阱和圈套。要抓好舆论引导。切实提高舆情应对的时效性、有效性,积极运用各类媒体平台,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进展,理解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消除疑虑和误解。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形成正面舆论场,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接下来的任务和要求是落实、落实、再落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务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702/t20170206_295791.html  

振奋精神 真抓实干 稳步推进我省教育基本现代化  

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王嘉毅  

(2017年1月23日)  

今天,我们召开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2016年教育工作,安排2017年重点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次会议,郝远副省长亲自出席会议,一会将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2016年教育工作向大家总结汇报,并对2017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一、有的放矢,精准突破,教育改革发展呈现新气象  

2016年,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紧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贯彻“三个坚决、三个优先”作为最大任务,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核心,聚力教育精准扶贫,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总揽,全面加强厅机关、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着力推进全省教育系统思想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组建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在全省高校开展全覆盖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导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推进实施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加速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注重加强改革统筹设计,《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制定实施全省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民族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专项规划(2015-2020年)》。以问题为导向,启动实施临夏回族自治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行动计划和全省藏区教育发展五年攻坚计划,制定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理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加强藏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对甘南、天祝2400名双语教师进行全员轮训,选派381名大学生赴藏区开展顶岗支教实习。大力实施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全年招生296人。启动实施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首次招生1600人。重点突破专项改革,出台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等两个实施方案,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加强教育项目专项督导,出台“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科学谋划教育事业发展,《甘肃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经省政府印发实施。各市州结合当地现状,瞄准人民群众关切和期待,在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优质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有效探索实践,特别是兰州市、天水市、平凉市、张掖市等地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三)立德树人彰显特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党的教育方针进校园。加强中小学德育,深入推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以10余项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五个千所示范校”建设,立体构建推进素质教育新载体,累计创建省级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800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600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563所,绿色学校260所和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57所。加强学校体育,改进美育教学,落实“一校一品”、体育艺术“2+1”项目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中小学舞蹈课程进校园工程”。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10个样本县222所学校参加义务教育语文、艺术学科监测,在6个县启动实施“基于监测结果使用的区域督学能力建设项目”。印发实施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教学诊断改进方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印发实施甘肃省高职高专教学诊断改革实施方案,推进高职高专教学诊断改革。深化高校学分制改革,以“甘肃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安宁五所高校战略联盟”为依托,实施跨校选课、学生交换和主辅修教育等3种方式的合作育人,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3所高校被国家确定为2016年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  

(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基本实现全省乡镇,58个贫困县1500人以上行政村,17个插花型贫困县行政村、革命老区和藏区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五个全覆盖”。全省幼儿园达到6441所,比2015年增加2470所,较2010年增加4034所;在园幼儿达到89.2万人,比2015年净增19.09万人,较2010年增加50.47万人。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了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教职工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优质示范园数“五个翻番”,基本构建起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较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有升。15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县累计达到44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1%。通过推广“学区走教”、优先改善办学条件等十项措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和农村小规模学校。编制全省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抢抓国家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的重大机遇,举全省之力抓好项目实施。2014-2016年三年累计落实各级“全面改薄”资金145.8亿元(其中2016年41.66亿元),占五年规划总投入的68.1%,超额完成资金投入年度规划目标。校舍建设完工率和设备采购率均完成“2016年底达到五年规划任务50%”的目标。已实施项目惠及1.13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53万名学生,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生数的84%和93%。基本消除了D级危房和“大通铺”现象,基本达到学生1人1桌1椅(凳)、寄宿学生1人1床的要求。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扩大信息化优质资源共享,为义务教育学校配备“班班通”设备5万余套,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6.85%。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整体提升。大力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中职资源整合,中职学校由2015年的228所优化整合为190所,实现招生8.1万人。加快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投入资金3.12亿元,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县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项目52个。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新创建普通高中特色实验校22所,累计达到66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省政府教育部联合印发《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制定《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顺利推进,省统建“三校一区”主体全部完工,2017年9月将实现入驻办学。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职业学校学生上升通道逐步打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组建甘肃省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等6个省级行业型职教集团,累计达到21个。17所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5%,较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启动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省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支持6所大学和三所高职院校进入高水平行列,重点建设50个左右一流学科,2016年3所高校的14个学科入围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新设置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并实现首届招生。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全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评定优秀教学成果200项,培育教学名师20名、教学团队2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打造精品课程60门、特色专业30个。  

(五)精准扶贫形成体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专项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留守儿童等9个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简称“9+1”),实现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各学段、各关键点全覆盖。建成并完善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确保教育扶贫政策精准兑现到位。  

(六)教师队伍焕发生机。以学前教育师资补充为重点,精准招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2016年通过国家“特岗计划”、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等渠道精准招聘幼儿园、中小学教师6547人(其中幼儿园教师5332名、中小学教师1215名),乡村教师占96.3%。精准打好乡村教师培训“组合拳”,深入推进教师培训“三计划两工程”和“精准扶贫国培计划三行动”,推动重心下移,变“输血”为“造血”。全年培训中小学教师10.31万人次、幼儿园教师1.84万人次,占基础教育师资总量的三分之一。  

(七)民办教育环境优化。省政府出台《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支持力度,省财政拨付奖补资金3192.4万元,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68所。大力实施民办幼儿园能力提升工程,基本完成省内所有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轮训工作。完善民办院校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民办院校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实现民办高校董事长和校长分设。  

(八)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可携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对寄宿制学校按校内寄宿生数每年再增加200元公用经费补助,对农村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标准核定公用经费,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核拨公用经费。改革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进资金分配和管理方式,建立以办学能力提升、转型发展和绩效考核为导向的项目支出体系,引导高校突出内涵发展。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研究制定《甘肃省依法治教实施规划(2016-2020年)》和《甘肃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  

同志们,2016年,我省教育工作在综合改革、均衡与内涵发展、促进公平、安全稳定、宣传舆论等方面亮点纷呈。承办召开了全国“全面改薄”工作现场推进会,我省的改薄工作经验得到国家充分肯定和推广。在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纪念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60周年座谈会、第十届国家督学聘任工作会议等10余次国家级会议上甘肃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教育部与我省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合作备忘录和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国家语委“一带一路”汉语普通话推广培训基地(西北中心)在我省挂牌成立,在全国率先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改革实验工作。省教育厅和临夏市获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国务院办公厅专报甘肃实施“9+1”教育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先发展的结果,是省财政、发改、人社、编办等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市州、县市区、各部门特别是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工作、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做出艰辛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2017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国家对西部教育的倾斜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推进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教育的支持保障前所未有,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对甘肃教育的友情援助前所未有。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对照教育现代化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以及面对新的形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看待我省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新建公办幼儿园师资缺口较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在周转房方面还存在很大需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因安全无法保障冬季取暖、中小学教师对职称评审意见较大;各级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间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倾向在基础教育阶段仍然根深蒂固,体制机制还不顺畅;教师管理还不规范;校园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教育管理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且必须亟待解决。  

二、振奋精神,真抓实干 ,稳步推进我省教育基本现代化  

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公平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党建为保证,以加快实现我省教育基本现代化为目标,改善发展环境,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扶贫,维护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关于今年的工作,会后省教育厅将下发年度工作要点,做全面安排。在此,我重点强调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党的教育方针进校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学习研究。有计划、分层次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见行动。在全省高校开展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党建工作开展专项督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二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党的领导管理体制,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体系,落实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扎实开展系统化学习、融合式讨论、案例式教学,分层次举办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分管书记、省属高校书记培训和高校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院系党组织书记、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全省教育系统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三是强化干部素质提升,铸造队伍服务形象。强化教育行政管理能力提升,举办市县教育局长能力提升培训班、高校领导干部研修班。加强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协调推进市县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厅直单位与厅机关干部双向挂职锻炼。严把选拔任用条件,加强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选任。全省教育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面向大局、面向社会、面向师生的服务意识,坚持从自我素质提升中不断寻找服务动力,从各级各类学校自身条件和师生实际情况出发,找准服务方向和内容,谋划设计好服务载体和活动,在科学有效的优质服务中促进教育发展、学校办学和学生成长,进而不断强化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是强化教育精准扶贫,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推进“9+1”教育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招生扶贫、学生资助、留守儿童关爱和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发展等十个专项扶贫计划政策措施,继续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保障体系。争取与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甘肃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协同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完善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保障教育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教育扶贫协作推进机制。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制订实施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努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加强教育扶贫东西部协作,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强化教育扶贫举措。继续加大高校招生扶贫力度,积极争取教育部2017年进一步扩大部委属高校和外省省属重点高校在甘招生计划,特别是加大“中西部协作计划”“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等支持力度。主动与天津、福建等省市建立教育扶贫对口帮扶结对关系,加强在人才培养、高校招生、产业扶持等领域的合作。提高学生精准资助水平。推进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计划,对全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免除(补助)保教费;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全省中职学生学费,对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及城市涉农专业的学生发放中职生国家助学金;对贫困县进入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补助)学费、书本费;落实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确保应贷尽贷,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和参加高考政策。推动落实精准扶贫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特殊教育,制定甘肃省第二期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持续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和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持续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推进落实《甘肃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专项规划》。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加大民族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扩大“9+3”免费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继续开展大学生赴藏区幼儿园顶岗支教,重点加大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内地民族班扩招等系列招生计划,提高内地民族班办学水平。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加强双语教育工作。加快推进我省与四川、青海交界地区教育发展。  

五是强化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有序推进“互联网+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2017年宽带网络覆盖全省所有中小学,“班班通”覆盖中小学所有班级。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培育和推广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建立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建成甘肃教育科技云服务平台,开展系统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支持省属高校引进国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探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方法。指导并做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保障信息安全。  

六是强化协调发展,持续优化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启动实施我省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支持计划》,深入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在58个贫困县1500人以下有需求的行政村建设幼儿园,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村需求。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协调发展,出台实施《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建设好双语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积极破解发展制约瓶颈,加大学前师资补充力度。督促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贯彻落实《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指南》,进一步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积极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督查市州落实具体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和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继续推进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确保完成2017年度规划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动规划在2017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实现创建目标,并鼓励有意愿的县提前实现均衡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17年度规划和申请提前的15个县市中除民乐县、甘谷县三项指标全部达标外,其他县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康乐县、榆中县经费投入三项指标均不达标;陇西、静宁、玛曲、合作市近三年“三个增长”有两年不达标等问题,必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和改善,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管理,开展省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实验区试点工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落实教育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推动职普比大体相当。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优化调整中职布局结构,2017年底全面完成市州中职资源整合任务,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优化整合为160所左右。县域内中职学校(职教中心)整合为1所,每个市州重点办好1-2所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职学校,全省重点办好30-40所国家、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全面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和协调发展的关键环扣,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下大力气完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升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强化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培养,做强中职,做优高职,做大培训。在招生规模、就业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技能、工匠精神等方面构建一揽子培养发展方案,为我省培养一大批热爱家园、服务家乡、乐于做工、脱贫致富的工匠行家里手,为国家建设不断输送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甘于奉献、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国工匠后备军。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省统建“三校一区”建设步伐,确保2017年秋季学期如期入住开学。争取将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纳入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范围,着力打造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区,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甘肃省工业4.0-智能工厂综合实训平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已挂牌成立的省级职教集团做实工作,培育并推选5个左右职教集团进入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指导1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实质性开展工作。以赛促学,举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参加全国大赛。持续推进职教精准扶贫,鼓励和吸引贫困家庭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会同省人社、扶贫等部门完成100万人次技术技能人才年度培训任务。扎实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为有升学愿望的贫困家庭学生开辟升学便捷通道,提高贫困家庭学生的学历水平和就业层次。推进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稳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组织实施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确定高校和学科建设方案,同步开展建设工作。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制定《甘肃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推动高校科研创新,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鼓励和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实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意见,新建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加强成果转化和创新团队建设,在高校新建若干省级创新团队,支持一批科技成果重大转化项目。加强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制定出台加强全省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意见,培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化省校合作、对口支援,与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开展战略合作。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共建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积极争取将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纳入教育部对口支援序列。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全面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试点开展高职高专专业综合评价。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飞天学者”工作。  

七是强化立德树人,不断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全面加强德育工作。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大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和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引导注重家教家风,培育文明风尚,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推进实施《甘肃省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方案》《甘肃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推进“一校一品”、校园足球、体育艺术“2+1”等项目。督促各地各校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深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锻炼方案,将阳光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改进美育教学,推动落实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甘肃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大中小幼各类学校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美育体系。开展“甘肃省美育创新示范县”培植建设工作。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继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开展全省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评价试点。举办全省第20届推普周活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继续实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高校就业创业基础建设计划”“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计划”,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建设。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督查,督促高校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八是强化创新驱动,全力推进综合改革。注重改革顶层设计。全面实施《甘肃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健全重点改革任务台账,全力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全面部署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的《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实施方案》,针对七项重点改革事项分别研究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逐项选取若干县区、学校启动改革试点,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确保取得改革预期成效。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制定甘肃省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科学合理编制2017年全省普通高校、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合理安排研究生招生计划。继续实施普通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五个千所示范校”建设,继续创建一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德育示范校、快乐校园示范校、校园足球示范校和绿色学校,充分发挥示范校标杆带动作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积极开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职“3+4”升本科、高职“3+2”升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继续深化学分制改革,探索联盟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育人机制。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各地现有改革经验中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方向的经验和做法,明确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边界和规范表述,在试点的基础上因市因县稳步推进。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统筹提升教育供给能力,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差距。积极破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推行“学区走教”“联校走教”,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督促全省县区制定交流轮岗实施办法。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督促指导高校制定综合改革方案,推动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研究出台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配套改革政策。进一步规范优化教育行政审批流程,继续做好行政审批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依法行政,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加快民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试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各地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等16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评价指导意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推进计划,推进落实“六项任务”和“六项工程”。深化高职高专教学诊断改革,落实高职高专教学诊断改革实施方案。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发布制度,开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深入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实施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高职教学诊断改进方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推进落实《教育部甘肃省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合作备忘录》中各项任务。推动“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做实做强。设立“中亚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中心”。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甘肃高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继续推进实施“百校结好”行动计划。做好来华留学工作,扩大“甘肃省丝绸之路奖学金”支持范围,吸引海外学生来甘留学。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组织承办第24届华夏园丁大联欢活动。  

九是强化教育保障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农村标准化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出台有约束性的制度和措施,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补齐农村教育这个短板。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冬季温暖工程,改善取暖条件,完善供暖设施,实行集中供暖,切实解决因用煤等不安全因素带来的意外事件和学生受冻现象。持续推动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督促县区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加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支持力度,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水平。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补充师资,按照“六个一批”的规划,着力解决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实施好国家“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政策,为农村中小学补充短缺学科师资1500名。积极破解学前师资短缺难题,按照《甘肃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核定幼儿园编制,多渠道补充幼儿园师资,争取教育部向我省增加“国家特岗计划”名额,并向学前教育岗位倾斜。扩大“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计划和“三区教师支持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加大为农村幼儿园补充师资的力度。统筹“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外援项目,加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重点加强乡村中小学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幼儿园转岗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加强中职师资培训培养力度,扎实推进中职教师素质提升“双千计划”,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督查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推进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同时,继续实施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政策,继续落实好校内寄宿生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农村不足100人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政策。继续推进实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免费午餐全覆盖,同步保障好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加强教育经费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加强教育督导和质量监测。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减少考试次数,淡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素质、审美修养和意志品质,激发学生想象力、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制定出台《甘肃省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实施办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加强督导队伍能力建设,强化督导人员培训。组织实施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质量监测工作。组织开展教育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切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和问题有效解决。推进依法治教。落实《甘肃省依法治教实施规划(2016-2020年)》和《甘肃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积极探索法律进校园的有效路径与方式,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队伍,以活动强法治,开展全省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年活动,筹备召开全省法治教育工作会,有效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构建教育部门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联动的依法治教工作格局,切实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延伸,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法治智慧、提供法治动力、共享法治红利。  

三、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同志们,2017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国家拟于上半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节点,全省教育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力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完成好2017年各项工作任务。在此,我提几点要求和希望,与同志们共勉。  

(一)加强学习,确保核心意识。全省教育系统要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常态化,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认识上、工作实践中,日常生活中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要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对重大教育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学习,准确把握政策内容与实质,不折不扣的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到方向正、理论明、思路清,执行力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  

(二)强化管理,确保安全稳定。安全稳定事关事业发展全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意识,注重流程管理,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监管,督促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健全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等全方位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特别要加强考务管理,确保考试安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欺凌治理工作,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应急管理与妥善处置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发展大局。  

(三)从严治教,确保责任担当。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并向基层党组织延伸。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双十条”规定。持续巩固好教育收费治理成果,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和项目经费审计监督。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探索和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继续严肃整治和查处全省教育领域违规违纪问题,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中小学减负长效机制。严肃整治和查处中小学补课乱收费、虚报冒领教育扶贫民生资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贯彻落实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严肃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推进教育政务效能建设,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政务工作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加强督查督办,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与跟踪督办,实行重点任务目标责任制,确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四)狠抓落实,确保提质增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总书记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全党的动员令。希望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扬奋发进取、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不畏强手的胆气、直面竞争的锐气、勇创一流的豪气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抓细,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于攻坚,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添动力,聚合力,增强执行力上,把抓好工作落实作为改进干部作风的重中之重,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  

(五)广泛宣传,确保正确导向。要强化教育系统新闻宣传,持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协调和运用媒体,全方位、多渠道报道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成效,讲好教育故事,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社会了解教育工作的部署与进展,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坚持聚焦需求,健全和落实信息工作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信息工作水平。要扩大新闻宣传的覆盖面,拓展宣传阵地,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之间的协作,利用新兴媒体构筑教育新闻宣传的有效平台,加强教育系统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和门户网站建设。要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健全和完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舆情引导,依法依规做好科学防范和应对处置工作,树立甘肃教育的良好形象,营造事业发展和育人成才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今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已经明确,全省教育系统要按照今天会议和郝省长的讲话精神,把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重大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系统谋划,精心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加快推进我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http://www.gsedu.gov.cn/content04ef4180961047db8ce89c8f2b0e8393.htm  

上一条:学习资料选编(207)
下一条:学习资料选编(205)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46号